[報導] 夢想有得募!小錢匯成大力量

【報導/政大NPO-EMBA平台 特約記者楊培青】

近年來,群眾募資(crowdfunding)很夯,夯在它透過網路,可以用更少的行銷成本、更快的籌資速率,來新創一個事業,或成就一件公益好事。群眾募資提案的成敗,直接反映市場的評價與期待。NPO工作者必須了解,單純「以愛之名」再難服眾,現在已是攸關專業、創意、執行、視野的全方位作戰。20151月,政大NPO公益論壇邀請flying V執行長鄭光廷、你知我知好學網創辦人林才越指點迷津,分享如何達成「團公益!大眾小錢上網募夢想」的目標。

不只是金錢!群眾募資是理念的投資

20117月成立的flyingV,營運三年半後,募資總額已近新台幣二億元,募資案上千件,成功率達45%。許多人對它的第一印象,則是在三一八太陽花學運中,以三小時超速募資六百六十三萬元,買下紐約時報國際版全版廣告,打破媒體壟斷高牆,對國際發聲。

鄭光廷指出,多數人不瞭解「群眾募資」為何,他以美國總統大選為例說明,募資最高者往往能獲得最終勝利,這是因為「募資成功帶來的不只是金錢,而是真正的支持」。換個角度而言,提案者公開自己的募資計畫,並提供相應的回饋吸引群眾贊助,爭取實踐夢想的執行經費,此處交易的不只是「資源」,更是「理念」的投資。


回饋要強大!讓贊助者有參與的感受

募資提案如何吸引目光?鄭光廷透露,首先,專案名稱必須言簡意賅,使人一目了然。其次,提案者本身的特質極為關鍵,除了一腔熱忱,最好還具備說故事的能力;他強調,「名氣並非助力」,有名氣的提案者不一定能吸引群眾。然而,最直接的仍是適時提供回饋,讓贊助者感到「物超所值」。

鄭光廷指出,回饋的設計,可以依照提案個別的題材,進行多元想像,不同的回饋組合,容易吸引不同類型的族群,不同面向的資源也就源源而來。就經驗論,「如果群眾募資與社會議題相關,贊助者會希望能夠親身參與,」他說。



什麼都愛學!群眾募資讓學習變有趣

林才越在思考好學網的運作時,也發覺「參與感」設計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升學主義下,許多人的學習經驗是無聊的、缺少樂趣的,而且最適合的老師,可能因為資格問題無法開課,更遑論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長期未解,因此,他希望推動「教育市場自由化」,讓每個人去選擇、追求自己想學習的東西,不再被證書、升學制度綑綁。

在好學網,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想學什麼,也可以自我推薦想教什麼,透過群眾募資的過程,媒合師生及雙方的夢想課程,讓包羅萬象的學習——開怪手、種稻插秧、跟藍帶主廚學法式料理,甚至「把妹」——得以展開。林才越笑稱,好學網有二百多堂課,其中一半是吃喝玩樂,15%是手工藝,當然也有行銷、創業主題,希望達成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的理想。

山中有舞者!待用課程讓善意到偏鄉

其中,「待用課程」是好學網的公益服務,林才越指出,NPO可以多多考慮結合待用課程的理念,增加弱勢族群的學習機會。只要線上提出待用課程申請,好學網將尋找符合教學需求的老師,協助規劃課程、前進偏鄉;計算出講師及交通費後,透過群眾募資,由個人、企業贊助學費,讓孩子學習的希望得以實現。

待用課程第一例是協助桃園復興鄉介壽國中的泰雅族孩子,朝「山中舞者」的夢想前進。林才越說,這群學生平時喜歡模仿電視明星的熱舞表演,對於舞蹈展現出高度興趣,但是正規課程中,沒有機會發揮他們的才能,於是好學網協助媒合舞蹈老師,上山幫孩子上課;資助者則可藉由網站報導,追蹤每堂課程紀錄,期末再一起上山欣賞舞蹈成果展。

林才越希望好學網是一個「超級人性、沒有學程的學校」,能有效結合陌生人的小額款項,最後變成彼此共享的學習資源,在傳統教育的外緣,找回學習的真實樂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