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種一畝藝術 土溝盛產優雅農夫

【報導/政大NPO-EMBA平台 特約記者楊培青】

攝影/政大NPO-EMBA平台
土溝,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南部農村,卻因一群年輕人的熱血投入,變成一個無與倫比的實體美術館,每一件作品都有不同的故事,而人情味、在地感則是它們共通的特色。八月,政大NPO公益論壇邀請優雅農夫藝術部落執行長黃鼎堯分享土溝農村美術館的創立甘苦。這個美術館的展場散佈在村內各個角落,它是一座牛棚,或一方乘涼地,而迎面而來的阿公阿嬤,就是隱藏版的畢卡索、羅珊蘭。

人老田衰 到如今村子只剩一頭牛

土溝位於嘉南平原,方圓約七百公頃,是台灣冠軍米的故鄉,從後壁火車站出來,沿著筆直的馬路前行,即抵稻田。早年,辛勤的農夫領著三、四百頭水牛,在綠油油的稻田、油菜花田裡來回耕作。隨著產業結構改變,以往榮景不再,年輕人力外流,僅剩一千人左右的村子裡,老年人口佔了三成。

2003年,還是台南藝術大學學生的黃鼎堯因為「創意學養計畫」進駐土溝村,和同學協力進行聚落公園改造。眼見耕地荒蕪、人力老化,甚至「整個村子只剩一頭牛」,黃鼎堯急切地想要保留農村回憶與在地精神,「土溝農村美術館」就是他的大夢——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房舍為展場、稻田為畫布、農民是藝術家、農產品是藝術品。

為了替美術館「打地基」,黃鼎堯團隊重新整理了原本零亂無章的頂土溝中央公園、下土溝活力公園、水牛公園,同時也為全村碩果僅存的水牛起厝、建造石雕,試圖透過藝術行動,讓土溝村「歡喜做,甘願受」的水牛精神,世代相傳。

泡一年茶 讓農民和神明自己作主

可想而知,推動土溝農村美術館並不容易。初期,為了取得村民的信任,黃鼎堯與同學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有事沒事就跑去土溝,和長輩泡茶、聊天。他深知,和村裡的長輩談藝術,根本像天方夜譚,因為那些專有名詞,與大家的生活經驗毫無連結,如果一開始就強迫灌輸「農村藝術」的概念,恐怕引起更大的反彈。因此,他只能一步一步慢慢來,讓自己和村民站在同一邊,一起思考、理解這塊土地的意義與功能。

黃鼎堯舉例,現代人的自我意識抬頭,很清楚自己的需求,也很敢於表達自己的藝術見解:「這是什麼啊?為什麼要放在這裡?」「這樣擺不好看啦!要擺在那邊!」不同的聲音,讓黃鼎堯了解土溝村民的想法,經過不斷溝通討論,或者設計方案讓當地人參與進來、自己作主,最後慢慢摸索出共識。萬一沒有結論怎麼辦?黃鼎堯說:很簡單,擲爻問神明,神明說了算!

腳底有肥 人是活化農村終極關鍵

踏進土溝十年,黃鼎堯從「南藝大學生」變成「土溝村後生」,從「追求夢想」變成「實踐創新」。為了讓土溝美術館可長可久,他採用「藝術回饋地方」的概念,希望帶動、育成更多年輕人留在土溝創業。目前推廣的方案有:第一,村之屋當代藝術展:房舍為展場,作為當代藝術展演之介面。第二,耕耘藝術現地創作行動,構思藝術作為地方經營實踐的可能,包括:(1) 由藝術家與在地七位阿嬤組成田園野趣創作團隊,以菜園作為地景創作,也作為餐桌佳餚的源頭,輔導在地居民就業;(2) 藝術衍生票務捐助農村美術館,文創商品則支持建立比西里岸創意部落。第三,組織田園藝攻隊,讓各地青年下鄉服務,參與藝術及農務。

黃鼎堯曾經為了說服村裡長輩參與活動,不惜在廟埕集會時,濃妝豔抹,熱歌勁舞。他也曾為了募款,拿著厚厚的企畫書,四處和陌生人聊夢想、說理念。這些「和社會接軌」的過程,讓他徹底明白什麼是「人與土地的關係」。


台語有句俗諺:「人腳底有肥」,土溝村民更相信,只要有人走動,就會帶來繁榮。黃鼎堯認為,土溝村美術館打出聲譽,讓四面八方的遊客重新走進農村,也重新認識農民、農作、農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村子裡的長輩,因為年輕人回鄉創業,重新找回活力!」他希望全台灣都愛農民、挺農村,但不只是多消費一份農產品,而是「親自來走一走,感受土溝人十足的勇氣。這是一個很幸福、很可愛的地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