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串連,創造農企多重社會價值


【報導/政大NPO-EMBA平台 特約記者楊培青】

攝影/政大NPO-EMBA平台
數個世代以來,農業一直是穩定台灣社會的沈默力量。然而,食安危機、農地流失與零細化、農家所得偏低、農人口流失、環境資源耗竭、國際自由貿易競爭等,皆對在地農業產生了不小的衝擊。尋找安心食物,蔚為全民運動。十月,政大NPO公益論壇邀請鄰鄉良食創辦人譚景文及聯合報記者李昭安,以「農食復興:用農業澆灌企業,以耕種療癒地球」為題,透過他們親身的觀察或實作,暢談從台灣到全球的農業社企發展現狀。

鄰鄉良食在小農與企業間做連結

鄰鄉良食創辦人譚景文,原本在商界擔任企業社會責任顧問,但他發現,不少擁有資源、也關心台灣農業的大企業,經常苦無適合的管道或方式,協助農民解決問題,有時甚至因為企業與農民的溝通語言不一致,導致一切的良善美意,裹足難行。

他指出,「企業不了解農村,而農民也沒有銷售能力」,生產端與消費端之間的供需斷層,需要有另一種角色介入彌補。於是,他在2011年創立「鄰鄉良食」,作為企業與農民的連結。經營四年多來,譚景文深深體會到,「只要給予一絲希望,生命就有機會找到出路,綻放美麗的花朵。」
譚景文與夥伴多次下鄉,深入拜訪使用有機及友善環境栽種的小農,將這些不使用除草劑、化肥,以及目前仍無穩定銷售通路、農產品品質優良但年收入仍低於平均的小農,篩選成為合作農友,協助他們制定透明合理的價格,為其尋找長期穩定的銷售方式,藉由精確的營運模式規劃與創意行銷,實際改善小農生活及農村經濟發展。

簡言之,鄰鄉良食提供的是一種創新服務,它同時考慮企業與小農的需求,設計兼顧友善耕作、公平採購、產地直銷的企業社會責任方案,並參與輔導執行。鄰鄉良食設法將企業的消費力直接灌注至偏鄉農村,讓企業透過「團膳好食」照顧員工健康,或就近復育農地、提供社區弱勢就業機會,創造雙贏局面。終極目的即是促進社會與環境利益,包括提升偏鄉弱勢農人的收入、保存農耕技術與農村文化、促進土地環境的永續使用,及保障消費者的健康。

農民獲利八成 創造更多社會價值

面對社會企業紛紛崛起、卻也神速退隱的波動,譚景文謙虛表示,鄰鄉良食持續存活的關鍵,就是只專心做一件事:讓企業的本業營運活動與社區的回饋結合,把資源引進需要幫助的地方。他強調,鄰鄉良食堅持以社會企業的型態經營、財務透明的方式運作,農民能獲得80%利潤,只保留20%做為公司營運之用。

「我們的工作夥伴,以往都是待在冷氣房的管理階層,如今各個脫下了西裝、套裝、捲起了褲管、踏在田埂,甚至蹲在雞舍!」譚景文說,為了落實鄰鄉良食的理念,引發更多社會效益,他們會「致力創造社會資源流動的圓」。例如中華電信合作社每年都會贈送員工紀念品,某年的禮品是一萬包米,「其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找大型包裝廠,不用一天,直接包裝完成。但是我們的作法,偏偏就是要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於是,他們透過管道去找苑裡當地弱勢的單親媽媽,花了一個多星期,付出更多的工資,純手工包裝完成。雖然利潤因此被削低了,但是價值卻提升了。

米蘭農食社企不敗經營策略:串連

攝影/政大NPO-EMBA平台
另一方面,聯合報記者李昭安也帶來2015年米蘭世博呈現的全球農食社企趨勢。在當地舉辦的第八屆「社會企業世界論壇」(SEWF)中,各國講者不約而同提醒:社企不能只是悶著頭做,必須要走出社企小圈圈,提高社企辨識度,讓更多人看見、理解,並連結更多資源、人脈,擴大影響力。

李昭安分析,擴大認同、影響力,必須從三面向著手:首先,服務在地民眾,先建立在地認同,再逐步擴大至全國。其次,透過新媒體推廣社企理念,拉攏志同道合的工作夥伴。最後,透過群眾募資把民眾拉進來,以能提高參與度,讓公民參與促成改變;相關社企廣告公司,亦可協助拍片和廣告行銷。

他認為,社會企業與社會運動本是一體兩面,「一個是在體制內做改變,一個是用強烈手段進行改革」,兩者均是需要推廣且重要的事情。針對既有NGO、NPO是否需要「轉型」為社企,官方又是否應立法「定義」社企,在米蘭世博也引發不少論辯。李昭安回顧,自從九二一以來,很多民間組織會拿政府補助,從事公益服務,似乎民間所做的事情,也被歸到政府的管轄範圍之內,多少都會受到限制。每當在討論這類議題時,確有其爭議,見仁見智。

他認為,政府與民間均有投入和付出,只是著重的焦點不同;面對社企發展,政府可著重在法律政策層面,民間則聚焦在經驗交流、資源共享。李昭安表示,觀察今年SEWF的討論,不難發現,義大利農食社企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其中「串聯」的力量非常重要,值得台灣借鏡;也就是關心同樣議題的單位,打破成見、藩籬,整合彼此的資源,透過「合作」,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益,並發揮社會影響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