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難賺錢,99%創投幾乎不看社企

【報導/政大NPO-EMBA平台 特約記者楊培青】 

攝影/政大NPO-EMBA平台
走過熱熱鬧鬧的「社會企業元年」,台灣社企的發展,如今進入哪個境地?華陽創投董事長王韋中指出,政府對社企在預算上的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沒有產生對等的外部性。他從創投專業的角度來看,國內社企創業具有高遠的理想性,但對商業市場的認識,距離太遙遠,不敢、也不擅長把營運規模做大,再加上對公司治理的陌生,也欠缺視野與國際觀,因此「99%創投幾乎不太看社企,因為社企要賺錢真的是非常困難」。

社會效益與營利、股東權益不衝突
能解決一個特定的社會問題,且以企業方式經營,是王韋中對社會企業的定義。以企業方式經營是指追求財務的永續,也就是說,在回應社會需求的同時,公司必然也以營利為目的。他表示,創投看待任何投資,都會考量金錢收益;若風險大於報酬,或未來五年不倒也不會賺錢的事業,「那我不如去買台積電擺著就好啦!」

王韋中曾以個人身分投資生態綠。他認為,一個值得投資的社企就是社會效益要夠強,而生態綠推動公平貿易是否帶來社會效益,可以用財務報表來解釋。「營業額愈高,代表公平貿易在市場上的比重愈重,也等於社會影響力增加」;另一方面,營業額愈高,代表正毛利愈來愈大,對公司穩定、長遠的營運也是好事。因此他鼓勵社企把營運規模做大,一旦營收能翻倍成長,公司就會賺錢,公司關注的社會問題,也會持續被處理。

亦即,社會效益和營利、股東權益之間並不衝突,社企若能創造社會價值,並且沒有減損其他人的價值,就達到了經濟學理論的柏拉圖最適分配。「但不好意思,社會企業常常沒有這個想法」,王韋中說,社企在經營上不敢做大,總覺利益小小的就好,「殊不知若不做大,價值創造不出來」。

創投與社企,相愛不易相處難
王韋中認為,台灣社企面臨的問題,大多都與公司治理有關。有的團隊一腔熱血做社企,但毫無組織運作的實務經驗,甚至從來沒有財簽、稅簽、資產登錄、負債分析,嚴格來講「沒有帳」,自然不會懂得如何管控成本、營運周轉,很容易內耗倒閉。有的團隊則是個人理念優先,不曾仔細思考他的發言與行動,對公司全體的利弊得失與短長期影響。有的團隊誤以為自己做了好事,消費者就應該一定必須要買單,但所謂專業經營,在產品或服務的訴求上,不能光在乎感受,應該更講求品質,進而做出品牌。

「我投資社企學到一個很明確的經驗,就是未來我投資的人,應該還是要企業圈出來的人。」王韋中直言,找對的人去做對的事比較快,只是目前在社企圈,「對的人」不多,比較多的是有理念的人,而不是經營企業的人。如果幸運找到懂得理念又會經營企業的能手,一定要用市場價格去聘用他,不該讓人「做功德」,才能吸引人才。

著眼外部性,看好NPO轉型社企

從觀察社企到參與社企,王韋中認為,政府對社企在預算上的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花了很多錢推廣,但並沒有產生對等的正向外部性。基本上,他支持由NPO轉型做社企,在既有的基礎上,擴大解決社會問題的能量,原本是最能創造價值的途徑,但是NPO可能有各自的議題、有內部的政治考量,往社企轉不見得簡單。

他表示,從創投的觀點,資源不能做錯誤的配置,對於社企創業,「不行的就自然被淘汰,政府不能一直給予資源,卻不問效益」,這樣的社企投資反而沒有做到社企強調的永續精神。相對來看,傳統NPO雖然常被檢討,但若它真的可以產生社會效應,政府支持它就算合理;只是僧多粥少,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共產黨思維,都要雨露均沾」,每個NPO分一點,沒辦法把充足的資源通通給「最能帶來效益的那一個NPO」,就不容易集中火力做大規模。

此外,王韋中提醒,台灣的社會企業需要更開展的國際觀、解決社會大問題的視野,以及關鍵專業能力。他以Ocean Cleanup海洋清潔計畫為例,指出收集海洋垃圾,需要同時具備洋流、流體例學、魚類生態、天候、機械等專業,它不只能解決塑膠漂浮物的污染,未來甚至可以處理海上漏油事故,如此不僅可以向油輪公司收錢,也因為清理漏油具有正向外部性,也可以向國際政府收錢,換取各國永續漁業的社會效益。他重申,正是因為愈大的社會問題被解決,產生的效益才愈高,社企能得到的投資機會和市場報酬自然愈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