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共老共好 奔向豐富的晚年


【報導/政大NPO-EMBA平台 特約記者楊培青】

攝影/政大NPO-EMBA平台
全球老年人口快速增加,銀髮商機的成長不容小覷,從產品到服務的專業化,處處需要從「心」思考、設計,體貼銀髮族的需求。2016年初,政大NPO公益論壇邀請瑪帛科技執行長顧偉揚及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營運總監李竺姮,分享如何「預約理想的老後」;李竺姮提醒,四十至六十歲的兩岸華人特別抗拒未來被貼上「老」的標籤,他們追求的是「回甘人生」。

拒絕老感,一個人的退休生活必須自在

「龍吟研論」是宏碁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聯合國內十家企業及法人所成立的研發單位,目的是研究先趨消費者的傾向,找出未來華人市場趨勢。2014年1月龍吟研論發表研究成果指出,華人未來生活主流有三大需求趨勢,分別是回甘生活、伴獨生活、網絡生活。

李竺姮說,根據深入訪談,1954至1975年出生、現年四十至六十歲的族群,主張「進棺材前兩、三天才算老」、「老是完全無行為能力,即使我下半身不能動,我還能握筆寫文章影響社會就不算老」,他們「由外而內」維持心理感覺年輕,拒絕「老感」產品上身,享受異質混齡的娛樂活動,希望走出家庭、走入人群,參與志工貢獻社會。



儘管華人社會習慣以家庭為歸屬,但台灣未婚、離婚、喪偶的單身人口已突破兩百萬,在比率自然成長下,「一個人的退休生活」模式,將成為最值得關注的新市場。李竺姮表示,「獨居」雖不是台灣社會的主流,但未來理想的家,要能照顧「獨處」需求,讓退休者尋回更好的自己;今後也會有愈來愈多的「獨食」機會,成功的關鍵是讓人感到自在;此外,一個人獨享運動、旅遊、藝文的愉悅後,也會希望與知音分享,因此網絡科技的使用,可以讓感動再加乘。

Mabow用科技暖心,讓媽媽看到寶貝

不到三十歲的顧偉揚離退休還很遠,但為了完成阿嬤的生日心願──常看見孫子,他決定用自己的所學專長,創辦Mabow瑪帛科技,改造老人家最熟悉的電視機,讓長輩可以隨時「見到」在遠地工作、讀書的兒孫寶貝。
攝影/政大NPO-EMBA平台

「一開始,我覺得教阿嬤使用Skypi、Line就好了,可是她一直學不太會,有時沒電,她以為是手機壞掉,對她來說,按鍵太小也不好操作,從那時我就開始思考,要怎樣幫她,很可惜還沒想好這件事,她就過世了。」帶著對阿嬤的思念,顧偉揚開始到長庚養生村、伊甸基金會,及很多老人院當志工,教導老人如何使用3C產品。他發現,年輕人用手指滑一下、點一下,彷彿很簡單,但對老人家來說,卻是非常不容易。便利的新科技,在長輩手上,反而有深刻的使用障礙。

「結果我發現,阿公、阿嬤最會的就是拿遙控器轉台。只要看一下遙控器的按鍵,就會知道他們最常使用哪些功能了。」因此,顧偉揚想到,如果讓老人家沿用他已經習慣的電視,把視選台的功能擴大,變成可以和兒女視訊聊天的介面,一定可以提高使用意願。於是,他發展出「陪伴關懷」的產品與服務目標,開發能與電視、系統相容的電視視訊盒,並且走訪老人院、社區舉辦體驗活動,在遊戲中瞭解長輩的反應與需求,經歷多次改版,致力讓「視訊跟轉台一樣簡單」。

拿遙控器轉台,轉出虛擬金孫陪聊

為了持續瞭解使用者的狀況,讓長輩能隨時提問,瑪帛遙控器上印有服務電話號碼,「結果被打爆了!」顧偉揚笑說。本來只是作為客服專線,結果阿公、阿嬤都打來聊天;不僅如此,因為服務太好,常常長者就算東西沒壞,也申請到府服務,其實只是為了聊天。「慢慢的發現,我們擁有的價值,不僅是硬體而已,還有更多的關懷與陪伴」,也因此,顧偉揚又發展出一套新的Mabow-Care專案。

Mabow-Care就是所謂的「虛擬金孫」。長輩使用瑪帛科技,成為會員,就可以打專線進來,這一頭會有專人和他約時間來聊天。聊天結束後,瑪帛會發訊息給子女,小結聊天的內容,讓子女可以了解長輩的狀況,包括他們的身體、心情、今日活動等。顧偉揚說,原本有些阿公、阿嬤「歸咧人唔爽快」,常常與虛擬金孫聊天後,「開心,很多病就不是問題了!」未來瑪帛計畫與新光基金會「傳承藝術」合作,教導金孫傾聽、陪伴、讚美等對話技巧,讓他們與長者聊天更有料。

顧偉揚說,老人家對「關懷陪伴」有很多期待,所以瑪帛除了硬體產品之外,還想提供更多的軟體服務。根據數據,使用金孫服務的長輩,子女打電話回家的比例提高了,他們透過金孫的聊天筆記,也比較知道要和長輩聊什麼話題,「未來我們會透過異業合作,讓線上整合線下,彼此都能互相配合、聯結」,讓大家的晚年生活,透過網絡科技更溫馨貼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