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獸醫賣鮮乳 用品質拼市場

【報導/政大NPO-EMBA平台 特約記者楊培青】

「社會企業,就是用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核心關鍵在於如何找到真正的社會問題,然後去解決它。」當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阿嘉」發現,全台長期只有三十五名乳牛獸醫,而他一直是「最年輕的那一個」時,台灣酪農產業環境已然不健全,「沒有足夠的專業獸醫團隊在現場做把關,如何提高酪農的飼養水準,生產出更優質的牛乳?」因此,他決定以自己的專業,協助酪農建立自有乳品品牌,使消費者可以直接買到安全乳品,也讓更多獸醫系學生獲得照顧大型動物的實習機會,進而確保台灣酪農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本季NPO公益論壇「永續大無限」系列,從「獸醫師的白色革命,用愛為鮮乳添風味」出發,和阿嘉一起檢視台灣酪農產業面臨的問題,並分享他的社企行動。

小農加獸醫合力生產安全鮮乳直通消費者

阿嘉是台北人,平均每天要開車長途跋涉兩百公里,從雲林往返新竹與屏東等地,到三、四十家牧場巡迴出診,手上負責近六千頭乳牛的生理與心理健康。許多人對獸醫的印象是「穿著白袍照顧貓貓狗狗」,但阿嘉卻常是雙腳踏進黏稠稠的牛糞堆,伸手探入乳牛直腸內觸診,「這個動作,一天至少重複兩百多次。」但他說:「我與酪農產業同在一艘船上!我喜歡這份工作,所以希望這個產業能夠很好,維持長久下去。」於是,這位年輕的獸醫師在2015年初,透過群眾募資,發動了一場白色革命,呼籲「自已的牛奶自己救」,3月鮮乳坊正式成立。

阿嘉說,過去因為台灣牛奶供過於求,政府為了保障最低收購價,訂出了最低標準;近年來,牛奶供不應求,原物料還不斷上漲,但乳品廠還是以最低價格,向酪農收購牛奶。一直以來,酪農在收購價上被壓著打,2014年一場食安風暴,更台灣人民的信任連根拔起,大眾對乳品大廠的抵制,連帶殃及諸多酪農。

「事實上,台灣在地生產的鮮乳,比起五年前更為優質,但卻因為抵制效應而遭忽視、扭曲,不僅影響小農的生計,也摧毀了好不容易建立的酪農產業。」阿嘉認為,乳品食安問題的根源,是透明化不足,因此期望鮮乳坊能在小農和消費者之間,建構一條透明的橋樑,中間有獸醫師把關牛隻健康及產品安全,減少大品牌公司的壟斷或剝削。

用「品質好」對抗「價格低、品牌大」迷思

台灣酪農業採集約式飼養。乳牛居住在舒適的室內,餵食的原物料多從國外進口,提供每隻乳牛個別需求的營養。相較國外上千頭規模的放養,本地生產的每一口鮮乳,都有更高的營養價值。阿嘉強調,台灣的牛奶非常棒,很多國家因為配送距離長、成本高,民眾都喝不到鮮奶,相對而言,台灣人算是幸福的。

國外的乳品品質,與台灣落差很大。阿嘉指出,「大家會選擇國外的品牌,主要是因為價格,以及不認識國內外的乳品品質差異。其實,能夠選擇的話,一定要選擇國內的鮮奶!」不過,目前台灣的乳品市場,七成五掌握在大型的乳品公司手中,在賣場的貨架上,幾乎看不到小農的產品。「價格低」與「品牌大」的迷思,是乳品消費市場一直解不開的結。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食安風暴可謂帶來了翻篇的契機。阿嘉強調,鮮乳坊的出發點,並不是有朝一日取代大型的乳品公司,而是希望在價格和品牌之外,強調「品質」的重要性,讓大家享有多元品牌的選擇。「多一點選擇,並非多建立一個品牌,更重要的是能有一個直接、透明的通路,從基礎做好品質把關,讓大家可以感受不同地域小農認真生產的牛乳,重新建立酪農真正的價值。」他期待有更多消費者願意用行動支持好品質的乳品,畢竟唯有透過消費者的力量,才能真正實現公平交易的市場。

堅持推廣好品質鮮乳,再次挑戰群眾募資

阿嘉今年將再一次透過群眾募資,開發整備一座牧場,擴大鮮乳坊的生產線。他表示,鮮乳坊首創牧場挑選評分,篩選標準是依照美國康乃爾醫院的評鑑機制,項目包括營養配方、飼養管理、疾病預防、飼養環境、牛隻健康、用藥管理、動物福利等;特別在飼養環境上,如是否維持定期滅菌、定期消毒、預防注射等,都特別注意。「一年觀察下來,我發現這個評鑑標準確實有效,甚至在疾病發生比率上,也明顯降低了。」阿嘉認為,這不僅是篩選牧場的標準,延伸來看,也與動物權益攸關。

另一方面,阿嘉也會儘量安排學弟妹到合作的牧場實習,「這樣可以增加學弟妹的實務經驗,他們至少有機會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喜不喜歡擔任大動物獸醫;同時,酪農業者也擁有專門技術人員駐場,雙方均能觸發、刺激一些新的資訊。」

透過鮮乳坊,阿嘉連結眾人的力量,讓專業獸醫、優質酪農戶及廣大消費者之間形成良好的循環,環環相扣。他說,創業並非目的,只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他期待,酪農生產的優質牛奶,有充分的機會在市場出現,讓消費者與生產者均有選擇的權利。

留言